作者/ Will Bowen || 出版/ 時報文化
世事難以如己意,常使人受挫無奈,抱怨個兩句也不行?
要不然,至少也是因為有抱怨,才能發現生活不滿意的地方而加以改進啊?
對於「不抱怨」的膝反射反應,我有,你大概也有,而這本書都有很好的答覆。讀《不抱怨的世界》,原本以為是可以輕鬆翻完的無腦勵志書,讀完反而意外蠻有收穫的,內容也流暢而溫暖。
不抱怨的文字,果是用眼睛讀都有正能量啊。
美國知名牧師,同時也是本書作者的 Will Bowen 發起這項「不抱怨」運動:參加者會戴上一個特製的紫色手環,只要一察覺自己抱怨,就將手環換手,直到這個手環能持續戴在同一隻手上 21 天,那時就養成不抱怨的習慣了。
那你是否曾經在心裡小聲回嘴:
「抱怨真的不好嗎?」
「不抱怨的話,不就是要忍耐嗎?果然解決不了問題,就解決有問題的人!」
首先,不抱怨不代表「沒有不滿」,而是尋求在替代掉抱怨這種溝通方式。在作者的定義裡,陳述事實是中立觀點,旨在告知;抱怨則帶有「這不公平」、「竟然發生在我身上」的感覺,是帶有能量的,心懷不平的即時反擊。
同樣突顯了問題,但抱怨只是讓你持續講述,把注意力放在錯誤的地方,而不是收起情緒,關注問題如何解決。
健康的溝通是有話直說,但純粹只出一張嘴的抱怨,也是有好處的。作者列舉切入五點:
- 損 - 損人以反襯己
- 人 - 吸引旁人注意
- 不 - 不想擔負責任
- 力 - 爭權力奪利益
- 己 - 解釋錯不在己
真的就是這樣!(本書在這些段落分享了如何應對他人的這些抱怨,如果你常聽別人的抱怨而且覺得很煩,推薦參考。)
即便抱怨可能在很多方面都有幫助,但快樂從來不是抱怨最終能得來的好處。我喜歡本書對於兩個常見的抱怨迷思的解釋:
☹ 誤解:抱怨有助抒發情緒
如果讓憤怒出來會讓我們更健康,那你會認為最愛抱怨的人是最快樂的人嗎?
當然不是的,實證研究甚至指出,發洩怒氣不會放鬆與降低怒氣,甚至提高了侵略性。當你經常抱怨,你在用抱怨提高自己的緊張程度。
☹ 誤解:抱怨能改善生活不滿意的地方,推動社會進步
所有的改變都起源自不滿,但不滿是開始,卻不可能是結局,不會前進到更光明的遠景。想得到你想要的結果,最好表達的是你的要求而非抱怨,焦點一定要放在我們要的事情。
本書並非倡導在改正或改善的事情上保持沈默,反而是不要壓抑、不要隱瞞,並確保你是向某人陳述事實,而那個人可以解決問題就好。
「你有創造生活的能力」
不抱怨有幾個好處,首先你的注意力會放在你真正渴望的事物上:你開始注意到你渴望的結果會如何展現,也會注意最微小的善意,為最微小的事而感恩。一個不抱怨的人也更能獲得他人的支持與幫助,道理很簡單,純粹是因為人想要幫助可愛的人,而不是斥責與騷擾他們的人。
你說話的習慣反映出你的思考,你的思想有能量能創造你的人生,所以控制言語及心思是很重要的。想改善這個世界,創造不一樣的未來,你就必須先是不一樣的人。當你能辨認出自己的怨言,有所選擇。此時此刻,你就開始了改變的第一步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