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12月29日 星期二

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

《「?」的設計》:為了造就成功,而刻意產生的「失敗」。

「?」的設計:解開設計鬼才nendo佐藤大源源不絕創意的秘密,從不被採用的案子,生出最棒的點子!

作者/佐藤大  ||  出版社/平安文化 

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

《活著覺得麻煩的人》:如果我們都有病,那我們也都能好起來

 《活著覺得麻煩的人:逃避不可恥但沒用!日本精神科名醫教你走出迴避型人格困境,活得更輕鬆自在!》

作者 / 岡田尊司   || 出版 /  平安文化

2020年11月16日 星期一

《驚人習慣力》:習慣的養成,就是一種腦內策略

《驚人習慣力:做一下就好!微不足道的小習慣創造大奇蹟》

作者 / Stephen Guise ||  出版 / 三采

2020年11月13日 星期五

《你家就是這樣被偷的》:所有工作都有專業與顛覆常識的一面

本書題材就如同書名一樣有趣:一位竊盜慣犯的自白,曾在三年內因慣竊而有一億日幣以上的收入,但也因此吃了七年牢飯。

如今當然是轉行了,而將過去的「職業生涯」所見所想的記錄,所感受到的樂趣。到底職業小偷眼中的世界是如何?又,如何避免自己家變成小偷的目標呢?

手法最單純、風險最小的犯罪莫過竊盜。對小偷而言,行竊既需膽大,也要有心細的時候。從篩選目標開始,先找好下手的。房鎖稍微複雜一點,或看起來沒什麼錢的對象,就不太會引起興趣。

當然,現代保全設備日益進步,書中部分技巧也已經過時。但容易被鎖定的對象:防盜設備單純小套房+單身者(尤其女性較善於理財),還是最簡單的模式。

不管哪種犯罪者都不想被逮捕,所以罪犯絕對不會照著一般的印象來行動。為了在事前做好勘查與模擬演練,小偷反而會保持合宜的穿著談吐,以避免遭到盤問。通常在上午闖空門,事後並雇用司機做好逃逸計畫與銷贓的管道。

如何判別擦身而過的路人有沒有錢、從玄關推斷住戶教養階級、如何在闖空門後迅速判斷錢藏在哪裡,都是有趣的經驗談。如同作者所言:侵入陌生人家裡,有著窺視人們真實的意義,也是另一種能重見人性的角度呢。

2020年11月5日 星期四

《悟空傳》:離開世界之前,一切都是過程

《悟空傳》是從一篇高中生逆推薦給大人的書單文選書之一。今何在(作者)重新詮釋西遊記,有種世俗而荒涼的感慨,卻又那麼合情合理:

西遊記不是打打妖怪的冒險,而是一群人尋找已然失去的理想的故事。

只是,最終到了西天,成佛以後呢?沒有了,四個有血有肉的人,成佛以後,卻再沒有他們達成夢想之後的樣貌。

於是,解脫不過是死亡;正果不過就是幻滅;成佛就是放棄所有愛與理想,變成沒有靈魂的塑像。西遊本身,就是一場被精心安排成自殺的謀殺。

那為何作者仍寫西遊?

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西遊路,走著走著直到虛無那天,既然無法回頭,就將過程走的精采ㄧ些。你不見得能成功追求到自己的目標,但即便知道這一點,仍然愛過、戰鬥過,也絕不後悔。

自石而生,在林而活,大鬧天宮後被鎮壓 500 年,重獲自由卻又處處是枷鎖。悟空傳的故事,就是成人歷經收編與馴化後的質疑與抵抗。

追求力量,發現力量不能給自己想要的;追求地位,發現永遠有比自己更高的;一個筋斗十萬八千里,卻再也走不出自己的邊界。

過程中忘了自己為何而愛,為何而追求,最原本的樣子是什麼。

就像孩子總以為長大就能做到許多事,長大後卻一方面發現長大之後辦不到的事情更多,而最初那個純真與希望的自己,如同陷落的花果山而永遠失落。

若只將《悟空傳》視為一本普通小說,或許會生氣的吧。

情節大半是不斷重回那場大鬧天宮,時間跳來跳去的,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角度與惋惜,還有沒完沒了看來若有所思的台詞。如同人們一夜成長那幾個煎熬的瞬間,總讓人一再回放,不斷回到過去與自己對話。

取經是過程,或者從出發之始就注定是結果?在這樣迴圈式的大哉問下,故事收尾也是有其趣味。或許作者所給出最有意思的答案,就是找到另一個懂你的人一同出發吧。

若來處是空,去處亦是空,

在意識所存在的短暫時光裡,生命中所出現的,都是在漫長的時光中來到你面前的,

且珍惜,且追求,且遠行。

若非我執,人就不會痛苦;但若非我執,又哪來故事可言?

遠方有燈,你儘管向著亮光走去。

而腳下的路,走過就是人生。

像極了西遊。

2020年10月30日 星期五

《跟著陸客遊歐洲》:你看過了許多美景,卻說不出你愛我的原因

有人說:旅行就是從自己活膩的地方,移動到別人活膩的地方。

你是否會好奇,有那麼一個人千里迢迢來到你熟悉的家鄉

.他們從哪來?有怎樣的價值觀?
對生活有怎樣的期待?
他們欣賞什麼?
會在這裡看見什麼不一樣的地方?

特別是給人吵鬧、爆買印象的中國特色旅遊團,他們的「旅遊」又會是什麼樣子?

作者 Christoph Rehage(老雷),曾在北京念過書,徒步在中國旅行,對中國有自己的見解與經驗。在德國街頭遇見中國旅行團,而興起了好奇心,便參加了一個從北京出發的歐洲 13 日遊(德義瑞法),14,000 人民幣的旅行團,實際體驗在中國旅行團在歐洲的所見所聞。

原本以為這樣的主題會有一種毀滅式的趣味,實際上購物有之,拉車有之,難吃的團餐有之,卻相對想像平淡多了。

這走馬看花的歐洲行中,作者形容彷彿被困在平行世界的趣味:

門外是我們來觀光旅遊的瑞士,在屋裡卻是中國,堆滿了臨時湊集起來的櫥窗、中文標示和歐洲奢侈品。

在平行世界裡,他有時還負起讓團裡的新朋友認識歐洲的角色。這讓本書不像遊記,而是與 13 個旅行團員相處的過程記錄:開心、無奈、失望、期待。

踏上旅途的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與夢想,也有自己的矛盾。在「中國遊客」強烈的印象之下,他們代表的,只是他們自己。

文筆輕鬆好讀,但或許是應對於「中國」這樣的主題,作者在觀察許多現象後,多是點到為止,這讓本書常給人一種記流水帳的感覺。

當然,也可以理解為不評論、不判斷的敘事角度,也可說是一種包容方式吧。

2020年10月22日 星期四

行動複利:踏出第一步的行動,頭兒過了還有肩膀膝腳趾

 Scalers 的《行動複利》圍繞在「行動」與「累積」的威力,對容易因為陷於「改變-放棄」迴圈而焦慮的現代人,是能提升其認知格局的一本書。作者則說,本書內容為人們「如何持續」的思考實驗,希望能成為「持續行動者」的行為指南。

「為什麼道理都懂,卻過不好這一生?」

光是懂一個道理,就有不同層次——就像有些錯,非得要自己也錯過,才會刻骨銘心。

對於「懂」,每個人付出代價就不同,但在被現實打擊之前,人只是處於在模糊的認知,以為自己懂了,重複犯下相同的錯誤:我又熱血啦、我又放棄啦。

換句話說,生活一再出現同樣挫折,就是準備要修正認知的信號。

行動修正認知

從大綱編排可以看出作者想鋪陳的用心,雖然格局一放大,有些主題讀起來就扣連沒那麼緊密,會有種「嗯?為什麼會在這裡說這個?」的感覺,但這樣的編排還是蠻新鮮的,也與一般的雞湯書籍有所區別。

這四個章節分別對應到累積行動的四個階段,及其所對應到的困難與課題:

  • 「先行動,再思考」:從開始行動到持續 10 天後的困難與解法
  • 「如何快速進入新領域」:持續 10 天到持續 100 天行動的課題
  • 「競爭壁壘是如何形成的」:探討行動 100 天到 1000 天的課題
  • 「保護大腦比保護錢包重要」:行動累積未來 10,000 天的展望

 > 行動累積的前 10 天

前 10 天,人通常是受到刺激而行動,所以不能繼續被動等待刺激,也要能主動創造刺激。並注意不要設立太遠大的目標,而是確立能持續每天行動的「最低限度」,

在輕度的行動中慢慢感受變化,體會到行動提升對自我時間與行動的感知更精準。 當你對自己的認知提升時,就能更有條理制定計劃,也能做到從未做到過的事。

人會自卑、猶豫、害怕投入、尋求捷徑,是因為缺乏行動帶來的確定感、自信心與安全感。

但想成長進步,也要同時接受一個真相——「做了很多事,也未必能馬上得到想要的結果」。因為現在沒結果,不代表以後沒結果,只要出發了,不管彎路直路,都是自己走過的路。

 > 行動累積的 10 ~100 天

持續行動累積約三個月後,那些無法透過簡單步驟獲得的能力,會透過「湧現」而浮出水面:類似像做了 A 行動,輔助的 B 技能也同樣有所成長。

在行動累積 100 天左右,多少有點階段性的小成果,也會有需要點心力才能解決的困難。最初的興趣也不再有趣,但只要開始出現偷懶逃避的心態,行動的格局就會變得狹窄。這時需要每天記錄覆盤,強化對時間的感知,增加對行動的驗證。

這個時期也常陷入自我質疑:好難喔、我真的想繼續做嗎?繼續做下去有意義嗎?

與前一個時期相同,這也是挑戰自我價值與認知水準的時候,最省事的方法不是尋找捷徑,更不是放棄,而是直接面對問題。世間萬物沒那麼多故弄玄虛,你要做的就是讓自己看見,自然就會發現了。

  > 行動累積的 100 ~1000 天

行動後已累積了 3 年有餘,成為了能力的競爭優勢,也同時形成人視野的界線。而在變遷快速的當代社會中,這也會成為競爭的包袱。除了堅持行動的累積,面對社會環境改變,如何能既維持優勢又保持彈性?就是這個時期的課題。

運用時間不可逆的特質,作者提出三個保持行動累積優勢的觀點:

如果這個能力具備未來需要,別人不具備且無法快速獲得,自己已具備的能力,那未來競爭優勢就相當明顯。

但未來並不可預期,因此要積極塑造參與未來的過程,獲得/建構獨特的競爭優勢。類似參與影響產業規則制定,或是透過影響力讓別人相信自己建構的未來。

追隨能建構未來的商業領袖,成為核心團隊。 

 > 行動累積的 1,000 ~10,000 天

行動累積的 10.000 天後,我們所累積的,就是我們所選擇成為的。但這時又要如何看待自己?如何能不過度批判,也不為此驕矜自喜。

本篇章標題為 「保護大腦比保護錢包重要」 ,選擇了這樣的觀點與信念,就決定了我們的生活型態,最初當初與同伴相比的微小偏差,也在現實中實現為顯著的差距。

對於持續行動者而言,要想打破自我設下的牢籠,就是保持換位思考與尊重現實,並注意那些大腦想要相信,卻有所危害的美好理念。

 「持續行動,刻意學習,認知升級」

其實根據行動持續的難度,每個人多少都有持續行動的經驗,也會是自己的認知升級專家。透過作者提出的行動四階段,正是讓讀者從不同視野,看見不同風景與課題:

第一階段,主要靠決心與衝勁推動,需要有一百天的認知格局,否則會用完衝勁。

第二階段,有很多人會因為自滿而停下腳步,這時更要梳理想法,認清現狀,為下一階段打基礎。

第三階段,感受到時間的力量,但所累積的成果會成為新的界線,因此需要更大的視野來提升個人胸懷與人生格局

第四階段,是判斷、選擇影響長遠的價值觀,輔助思考的知識範圍也會擴增(如歷史、哲學),避免小至個人大至文化社會誤入歧途。

你所遇到的問題,都可以放在更宏大的角度來檢驗,不斷讓新認知在腦中生長。

而這一切,都是為了能讓你繼續以更高的角度,去勉勵正在累積人生的自己。

2020年10月10日 星期六

《離職後的自由》:追求自由,首先要從發現枷鎖開始

《離職後的自由:無負累、更自在的人生下半場,就從燙了爆炸頭開始!》

作者: 稲垣えみ子      出版社:三采

2020年10月4日 星期日

《這個國文老師不識字》:知識會隨時間改變,那老師還能教什麼?

這幾年整理家裡,發現以前很喜歡的校園小說,就去搜尋了作者的近況。發現出了新書,才知道他去當了高職幼保科的國文老師。

本書由穹風/游老師寫下 30 篇與學生你來我往的真實案例。書名也很妙,明明是國文老師,還說自己不識字,那是打算要教什麼?從這樣的切入點,你可以看到老師沒在客套地說:

「國字寫不出來,寫注音也可以」

「生日也只是 365 天的其中一天」

「你夠格,別人才會把希望放在你身上。」

每個小章節前面都會有一個『這裡很重要,但不會考」的小提醒,沒有經天緯地的奧秘、沒有救國救民的道理,因為「我」只是聊聊不同與你以往的老師,想分享的觀點:

要肯定自我、要把握當下、要找到夢想,然後「我」會盡全力幫你實現夢想,這是我心目中一個好老師必須完成的最大任務,也是「我」唯一的任務。

作者自陳並非正規路線的老師,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教育家。只是當過一名很稱職的爛學生,所以明白那種成績落後、吊車尾的孩子,會有多麼沮喪與痛苦。

不同的是,當年沒有什麼老師能教,自信要怎麼找,所以犯過很多錯、走過冤枉路。跌跌撞撞,因此不想在自己當老師之後,在這群孩子身上又重現。

走過青少年的校園生活,你的老師都教了些什麼?現在又剩下了什麼?想起在影劇作品裡非典型教室裡的老師們:鬼塚英吉(麻辣教師)、櫻木建二(東大特訓班),殺老師(暗殺教室),徐磊(麻辣鮮師)…

模式都是一樣的,被成績取向的主流價值觀排除的一班孩子,遇到了一個特別的老師,發現自己的可能性,改變或迷惘或放棄的人生,這不也是身為學生所渴求的教育嗎?

知識學了會過時、會遺忘,但改變了我們的那些人生道理,才是一輩子的禮物。

分享另一個類似想法的特別老師,看看他教給了孩子什麼:


感謝所有人生中遇到的老師們,不只是教學,也守護著正在萌芽的人性。

現在你還記得老師的哪句影響人生的提醒呢?

2020年9月27日 星期日

《華香散處-49天安寧照護的生命回顧》:死亡是現象,面對死亡是課題

 《華香散處-49天安寧照護的生命回顧》是在閱讀張曼娟《我輩中人》時提及的讀物,也順手找來看了。本書是作者房婧如照顧老父臨終前 49 天的每日記事,有醫療照護細節,也有以自己的角度再審視父親一生的思念與回憶。

2020年9月4日 星期五

《為什麼法國高中要考哲學》:生而為人,該從膝反射思考進化了吧

《為什麼法國高中要考哲學》
作者:坂本尚志 
出版:大是文化 

法國的高中生在升大學的會考,不管是文組理組,都要考哲學科。考試時間長達四小時,只寫一題申論題。滿分 20 分,有超過 71% 應試者得分在 10 分以下(7 分以下為無法理解出題內容)。高中三年,也有一年拿來學哲學。

這麼曠日廢時,浪費人生的考試,為什麼法國還要考?法國沒有家長抗議嗎? 

同一時間,日本作家坂本尚志則觀察到,以許多經濟數字來說,法國並不比日本出色,兩個國家有各自的問題,幸福也是個人主觀感受。那為什麼法國在聯合國世界幸福度報告的排名,會比日本還要前位呢? 

作者認為,幸福是哲學的重要主題,不只是主觀感受,也是被思考的對象。由於哲學考試,使法國人有機會思考「幸福」到底是什麼,就不用在物質上比較,而能摸索自己想要的幸福。下筆哲學申論,其實就是培養這樣的思考過程。 

沒有準備,當然誰都寫不出什麼東西,法國當然也有哲學參考書的。這些書不只整理哲學各領域的概要說明,最重要的,就是整理申論題的「思考模型」,以讓各種性格的學生,都能依循最低限度的規則,表達思考內容。 

跟一般參考書不太一樣,不是去揣摩出題者偏好的答案,然後大家都寫得一模一樣。思考模型更像是為一群亂跑的人設定了球場與球門,要怎麼踢球表現,還是有個人發揮的空間。 本書主要分享的,就是拆解哲學申論題的思考過程。不只考試可用,在思考人生遭遇的困難時,也是強而有力的幫助。

閱讀本書,即使我們不用考試,也可以學到這樣的思考模型,帶入日常討論: 
  • 將曖昧不清的想法轉換為提問,以語言釐清概念 
  • 徹底思考「是」與「否」的選項,有認真討論相反意見的義務 
  • 將其他人的論點放入思考模型,了解支持對方論點的論據有哪些 
  • 在尊重不同意見的前提下說服對方 
引用推薦序的一段話作為結尾,「當我們探討某件事或問題時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,但光是這樣並沒有進入哲學層次。我們必須進一步思辨問題的本質,融入自身的看法,然後得到對這個問題的詮釋,這是學習哲學思辨的目的。」 

推薦給想要認真剖析、探討問題的每位讀者。

2020年7月25日 星期六

《Change or Die 改變求生》:改變的能力,就是學習的能力


作者 / Alan Deutschman 出版/ 時報出版

『對於一個人來說,改變到底是容易或是困難的呢?』

『我想要變成比現在更好的人,為什麼總是失敗呢?』

本書聚焦於「改變」這個議題,特別是那些希望能夠「變好」的改變,為何總是改不了:慢性病患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能減輕症狀、社會希望罪犯能變成好人、人願意砸錢買課程買商品,達成心中的美好目標…

可惜的是,從來沒有人教導我們,想成功改變到底需要什麼?本書作者 Alan Deutschman認為,人不是不能改變,而是對改變有所誤解,卻不了解真正改變的機制能如何發生,怎麼動起來。

改變的三大誤解 vs.改變的三大關鍵

你認真分析利弊,或是動用權力叫對方改,這就是出於對改變的誤解所採取的行為:對事實(Fact)、恐懼(Fear)與力量(Force)的依賴。這就是為什麼理性說服別人改變,卻總是無效,甚至連自己都改不了。

但真的不是你懶惰,也不是對方耳背。

因為人的直覺與信念是長期累積而來的,也深層的影響人解讀資訊的角度,這也是為什麼單純提供資訊,無法改變別人想法的原因:想法不變,就容易抗拒學習/改變的彈性與空間。

本書則以改變的三大關鍵:建立關係(Relate)、重複練習(Repeat)、重新設定(Refram)取代上述的改變三大誤解,並透過三組案例:心臟病患、毒癮罪犯、叛逆的汽車工人,來解釋改變的原理。

改變,就是一種學習的過程。

改變的三大原則預設人是健全有能力改變的,只不過那個改變的方法,不在既有的概念架構裡;或是因為太心灰意冷,而放棄嘗試新的解決方法,因此而需要向別人學習自己沒有的習慣、技巧與思維。

所以改變的三個環節都圍繞著「人」:自己與他人,尤其要與對你有信心的人建立關聯;他們會指出你的潛力,讓你對改變抱持希望。再透過反覆練習,學到新思維與行為模式 ── 然後,你也變好了。

小結

本書鎖定對於尋求改變而不可得者的困境,來自於對改變的誤解:我們往往以為改變和正確的流程有關,其實更重要的是人。

碰到無論如何自己都無法解決的難題時,就主動去尋找新的關係(這需要時間,還有一點運氣)。作者並提出促成改變的三大關鍵,只要你了解改變的運作方式,就能刻意、主動且有計畫讓改變發生。

因為改變的能力,就是學習的能力。

2020年2月2日 星期日

《阿嬤要我跟你說抱歉》:人有各自療傷的時間,沒有人非正常不可


也忘記了為什麼我會想讀這本書,也許是在那裡有不知名的推薦吧,現在我也要加入這不知名推薦的行列了。

書名又有阿嬤又有道歉,還以為是單純的親情小說,而不單純則是事出有因:一是這阿嬤是在太強烈太瘋癲,一般阿嬤那種遲緩啦溫柔的形象,根本是八竿子打不著的(好吧,溫柔可能有一些,但絕對是以其他形式存在著)。另外則是本書帶有奇幻與童話的強烈色彩,故事甫進入主線時,我真的以為要開始獅子女巫魔衣櫥了(並沒有)! 

故事主線由艾莎開始,阿嬤的八歲孫女,住在一棟公寓裡。看似早熟,又不脫孩子會有的稚氣。在家裡,她面臨父母離婚,同母異父的手足即將出生;在學校也有棘手的人際問題。

有不懂的事,一個孩子能做的大概是查查維基百科,但是什麼都懂了,還是不能夠真正解決問題。只有她那以自己的方式挺孫女到底(以及造成各種哭笑不得的混亂)的阿嬤,成為了她的心靈支柱。

這個阿嬤會抽菸,會與講道裡的大人狡辯,會帶著孫女半夜溜進動物園,被發現時還對著警方丟猴子大便。阿嬤說了很多的故事,故事彼此連結,幾乎足夠建構起龐大的世界觀,轉移了艾莎對不怎麼順遂日常生活的注意力,也分享許多阿嬤自己的處世道理。

看似沒有任何人能打倒的阿嬤,還是因病過世了。她交給艾莎的任務,是要去幫她送出一封一封道歉信。從不輕易低頭的阿嬤,是向誰道歉?為何道歉?過程裡,艾莎才發現,原來阿嬤那些故事真的不是編出來的,在送信的過程裡,還串起了整棟公寓樓友的秘密。

孩子能了解大人的問題嗎?其實大人也未必了解問題...

孩子的世界總是被保護得很好,但隨著長大,這完美的世界,總會有再也無法解釋過去的環節。許多受過傷的人連怎麼描述傷害都不知道,不知如何解釋,也不知道如何復元,只能一天天過下去。忘了受傷前的自己,只是一直帶著傷存在著。

時間不會帶走傷痛,只能轉移注意力,而是需要展開對話,或是一個契機,這也是阿嬤給艾莎的最後任務。真的不要當作小孩什麼都不懂,他們需要的是大人願意述說,解釋,就算用說故事的方式也行。

人長大時,總會受過大大小小的傷,遭逢大大小小說不出的委屈。即使你沒有個瘋癲又睿智的阿嬤,你又會如何述說傷痛呢?不論你如何述說,只要一個願意傾聽的人,便足以讓心中的傷口逐漸痊癒的,對吧?